[2022.4.1]
讓我們走進抑郁癥
抑郁癥是當今社會常見的、嚴重的精神心理類疾病,據2019年精神衛生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抑郁障礙的終身患病率為6.8%,12個月患病率為3.6%,也就是超出9500萬國人一生中得過抑郁癥。
在龐大的數據背后,大部分人只是對抑郁癥有個一知半解,但是主動去獲取一些疾病防治知識的少之又少,一般都是通過一些媒體,有關熱門事件第一次接觸到抑郁癥疾病,因此,當自身或者是身邊的人有抑郁癥的情況時,很容易被忽視。
據統計調查發現,抑郁癥患者里得到系統治療的只是約占患病人數的10%,也就是說,很多患者并沒有得到系統的治療,有些患者還礙于面子,諱疾忌醫,不愿意看心理醫生,延誤了治療時機,也正因得不到及時診治而加速了病情惡化。
抑郁癥狀盡早識別
1、心境低落:顯著而長久的情感低落、悲觀,自我評價低,感覺自己沒用,很無助,沒有希望。
2、思維遲緩:患者思維緩慢,反應遲鈍,語言減少,聲音低沉,答非所問,無法正常與人溝通交流。
3、意志活動減少: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勁,甚至吃喝都懶得管,個人衛生不注意,不修邊幅,生活被動,行為緩慢。
4、認知功能損害:出現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
5、軀體癥狀:睡眠障礙,全身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有便秘困擾,部分患者還會有惡心、嘔吐、心慌胸悶等。
所以,如果發現自身或者朋友抑郁情緒超出2周,需要及時就醫治療,如果不加以治療,會不斷惡化,也嚴重影響生活各個方面,甚至造成患者自殺。
抑郁癥的診斷
就醫后,醫生會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并詢問健康相關問題,因為有些抑郁癥與一些基礎疾病相關,然后會進行血液檢測。心理專家也會根據患者描述的癥狀、想法、感受、行為等,填寫問卷,進一步確診。
抑郁癥的治療
在抑郁癥臨床治療中,常見的治療方式分別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其中以藥物為主,心理、物理治療為輔,面對抑郁癥發病群體的廣泛性,依據患者的疾病特點針對抑郁癥狀、或抑郁合并焦慮癥狀等進行藥物選擇,改善軀體癥狀。
對于重度的抑郁癥患者,一般先采取藥物治療。對于復發超出3次的患者,原則上需要終身服藥控制。如果患者有明顯的自殺的傾向或行為,出現自殘自傷,應該及時接受住院治療,以防發生意外,由此可見,抑郁癥治療規范用藥,對防治復發非常重要。
抑郁癥的自我調節
1、學會傾訴
平時不要經常蝸在家里,應該多出去走走,內心有什么不愉快的,學會找朋友傾訴,可以選擇哭泣,但是發泄完后及時調整過來。
2、培養興趣
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轉移注意力,讓自己生活充實起來,這也可以減少胡思亂想的時間。
3、飲食規律
不要因為沒胃口就不吃正餐,要保持三餐的規律,營養均衡,多吃一些新鮮的蔬果,保持大便暢通,也可以學習一些新的菜式,讓食物變的多樣化。
4、替代法
當自己受挫時,無法面對時,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能人,讓這種意識帶領自己去突破、去戰勝困難;還有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可以記錄好自己每天的想法和經歷,等翻看記錄的時候,可以看到自己所經歷的事情,自己并非一無是處。
抑郁癥并不可怕,它就像感冒或者其它疾病一樣,需要我們坦然面對。了解抑郁癥,走進抑郁癥,識別抑郁癥狀,積極的進行藥物治療、心理調整,可以幫助患者吹散眼前的陰霾,走出抑郁陰影,迎接美好生活。
參考文獻
A李凌江,馬辛.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M].2版本.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
B郝偉,陸林.精神病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C《抑郁癥的自我療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2,王克、杜恩偉
關注抑郁癥疾病,益藥康德樂大藥房推出“抑郁癥用藥”專場,與您時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