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的臨床表現是什么?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胃癌。發病年齡多在30~60歲之間,男多于女,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預后較佳。目前病因不明確,與直腸息肉、慢性炎癥及遺傳因素有關。根據病理改變可分為浸潤型、潰瘍型和菜花型。其轉移途徑為直接蔓延、淋巴轉移、血行轉移及腹腔種植。
怎么區別直腸癌與痔瘡?
1.痔瘡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而直腸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
2.痔瘡患者的大便有血,這是因排便時擦傷患處,血液多數是隨著大便排出后滴下來,因此與糞便不相混合,更沒有粘液存在。而直腸癌患者的大便則常混有血液、粘液和濃液,而且大便的習慣會明顯改變。大便的次數增多,還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覺。倘用藥后腹瀉仍不能減輕,便應該特別留意了。
3.用手指伸入肛門內檢查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大部分的痔瘡和直腸癌都是發生于手指可以觸及的部位。如果用手指由肛門伸入觸之,感到內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則為痔瘡。如果感到腸內有菜花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并發現腸腔狹窄得僅能容納一個手指;檢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濃液和粘液者,則極可能患上了直腸癌,應該快去醫院就診,以免錯失治療機會。
直腸癌的臨床表現
1、排便習慣改變 腹瀉或便秘,排便不盡感,大便進行性變細,晚期有里急后重。
2、便血 為直腸癌常見的癥狀之一。發病初期50%的病例有便血,開始出血量少,見于糞便表面,合并感染后為濃血便。
3、慢性腸梗阻時,腹部膨脹,腸鳴音亢進和陣發性絞痛。
4、全身惡病質 癌腫晚期,病人出現食欲減退、消瘦、乏力、貧血、黃疸、腹水等。
5、直腸指檢可觸及包塊,手套粘血性粘液。
6、腹脹 晚期肝大、腹水,導致病人腹脹。
7、乙狀結腸、直腸鏡檢可觀察到癌腫的形態、色澤、部位。
腫瘤科藥師溫馨提醒:在臨床上,對于直腸癌的治療可以選擇藥物復方斑蝥膠囊。復方斑蝥膠囊可以破血消瘀,攻毒蝕瘡。用于原發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
根據藥監局要求,RX(處方藥物)不能網售,購買RX請拿醫生處方單到合法正規、具備營業執照的專科藥房購買。康德樂大藥房28家專科連鎖直營門店已經覆蓋20多個中心城市。如需購買復方斑蝥膠囊,請到距離您最近的門店,全國服務熱線400-168-0606。重慶分店地址為:重慶市九龍坡區奧體路1號附31號(重慶醫科大學第一醫附屬醫院對面,公交車231重醫起點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