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7歲的李爺爺確診肝癌晚期后,堅決拒絕治療并堅持出院,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李爺爺身體每況愈下,卻因對手術的恐懼和對生命的獨特認知,不愿接受治療。家屬雖無奈但也尊重他的決定,醫生在放人時配了藥并叮囑注意事項及定期復診。此事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眾多網友討論,有人對李爺爺表示敬意和理解,認為應尊重個人選擇;也有人呼吁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肝癌,即肝細胞癌(HCC),是全球常見的惡性腫瘤。由于早期癥狀不明顯,發現時多已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原因如下:
1.早期癥狀不顯著:肝癌早期即便有癥狀,如疲勞、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也非特異性,易被忽視或誤診。
2.肝臟代償能力強:肝臟再生能力強大,部分受損時,剩余健康組織仍能維持生理功能,腫瘤較小時患者可能無癥狀。
3.缺乏有效篩查手段:目前針對一般人群,尚無廣泛推薦的肝癌篩查方法,高風險人群雖建議定期篩查,但實際執行不理想。
4.腫瘤生長速度快:肝癌生長較快,一旦發現,腫瘤往往較大。
5.診斷技術有局限: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雖能輔助發現肝癌,但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完美,對小腫瘤尤其如此。
6.高風險人群管理不足:慢性肝病、家族有肝癌病史等高風險人群缺乏管理監督,導致早期診斷率低。
不過,重視早期信號能提高早期診斷率、改善預后。
肝癌的早期信號有哪些?
1.腹部不適:肝臟位于右上腹,肝癌可能致該區域疼痛或不適,可為隱痛或脹痛,有時輻射至背部或右肩。
2.腹部腫塊:肝臟腫大可致腹部腫塊,右上腹尤甚,醫生觸診可發現肝臟異常增大。
3.體重下降和食欲不振: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食欲不振,尤其伴其他肝臟問題時,可能是肝癌早期癥狀。
4.疲勞和虛弱:肝臟功能受損可致全身性疲勞虛弱,休息也無法緩解。
5.黃疸:肝臟參與膽紅素代謝,受損時膽紅素水平升高,致皮膚和眼睛黃染。
6.腹水:肝臟負責腹水產生和調節,功能受損可致腹水積聚,致腹部膨脹、呼吸困難。
7.惡心和嘔吐:肝臟與消化系統密切相關,肝臟問題可引發惡心嘔吐。
8.血小板減少癥:肝臟參與血液凝固因子生產,功能受損可致血小板減少,易出血和瘀血。
9.肝功能異常指標:血液中ALT、AST等肝臟酶水平升高,提示肝臟受損。
肝癌早期信號雖不典型,但提高警惕、及時識別并行動,能提高早期診斷率、改善預后。專業人士應加強對早期癥狀的認識,采取預防和管理措施,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此外,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預防。確診乙肝或丙肝患者應積極抗病毒治療,這兩種病是肝癌主要風險因素。長期大量飲酒損害肝臟,增加肝癌風險,應趁早戒酒。還要保證飲食合理、適當運動、避免濫用藥物,做好定期肝功能篩查。一旦出現疑似癥狀,盡快就診排查。
參考文獻:
[1]湯劍猷。原發性肝癌治療進展。腫瘤防治研究進展。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7246—247
[2]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感染相關腫瘤防控學組,中華預防醫學會慢病預防與控制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J].中國腫瘤,2018,27(9):66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