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ARC(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最新發布的肺癌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有6萬例卵巢癌新增病例,有4萬卵巢癌死亡病例,相當于平均每十分鐘就有1人確診卵巢癌。

卵巢癌:沉默的殺手
卵巢癌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婦科惡性腫瘤。與乳腺癌和宮頸癌不同的是,卵巢癌的起病較為隱匿,而且缺乏臨床癥狀,早期比較難發現,還容易發生轉移,預后往往不理想。
在醫學上,通常會用三個70%來形容卵巢癌患者。
1
70%患者一經確診即是卵巢癌晚期。
2
一線治療達到臨床緩解以后,在一年半到三年之內,有70%的復發可能性。
3
70%卵巢癌患者經過治療后,生存五年以上所占的比例低。
認識卵巢癌早期表現
很多疾病都有信號,卵巢癌真的就沒有早期表現嗎,如果多關注自己的身體,一有異常是不是就可以提前發現卵巢癌的存在呢?
然而,卵巢癌早期癥狀非常不典型,這也是大部分的患者一經發現大多是卵巢癌晚期的原因所在。更令人可惜的是,卵巢癌晚期的癥狀依舊不典型。
一般情況下,卵巢癌的早期會有腹脹、腹部或盆腔部位疼痛、陰道出血、便秘或腹瀉、尿頻等表現。疾病發展到后期時,患者的不舒服會更為明顯,會發現自己的食欲變差、出現持續的消化不良、下腹部腫脹感明顯,甚至還發生了呼吸困難的現象。
但是,這些癥狀都不具有特殊性,第一時間很難將其與卵巢癌聯系到一起,一般會誤以為是普通的疾病,從而選擇其他科室就診,繼而延誤了診治。
卵巢癌如何診斷?
對于卵巢癌早期的診斷確實是一個難題,目前在臨床上通常采用的診斷措施有影像學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以及一些鑒別診斷檢查。
01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手段可包括陰道超聲、CT及磁共振等。
02
腫瘤標志物檢查
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化驗,卵巢癌常見的標志物包括CA125、HE4和甲胎蛋白(AFP)[1]。
03
組織病理學檢查
這種檢查是指在活檢或者手術過程中,取得一部分卵巢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04
其他檢查項
當需要進行鑒別診斷或者看腫瘤是否已經發生轉移時,往往還需要其他的檢查項,如結腸鏡、胃鏡、腎血流圖、腹腔鏡等。
面對卵巢癌,我們現在可以做些什么
01
健康人群
如果條件允許,每年一次體檢還是有必要的。假如大家發現近期自己的情況與上述談及的癥狀類似,一定提高警惕,盡快到醫院檢查。
據統計,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患卵巢癌的風險明顯高于普通群體,其在一生之中發生的風險分別達到了54%和23%,而普通女性一生中罹患卵巢癌的風險僅為1%-2%。對于BRCA基因突變攜帶者,《卵巢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建議在未完成生育前定期行盆腔檢查、血CA125和經陰道超聲的聯合篩查,推薦年齡是從30-35歲起開始[2]。
02
已確診人群
已經確診卵巢癌的人群,不要擔心,不要害怕,不要因此而灰心放棄,一定要積極面對!
如果說以前手術是卵巢癌治療的基石,化療是賴以長期生存的關鍵,那么PARP抑制劑的出現,為卵巢癌維持治療提供了新的治療方向。卵巢癌患者化療后,聯合PARP抑制劑進行維持治療的手段,使患者的復發時間得到了延長,生存狀況也得到了改善。

目前可用于卵巢癌維持治療的PARP抑制劑主要有尼拉帕利、奧拉帕利等,可以幫助延緩卵巢癌復發,讓患者獲益。
參考文獻
[1]腫瘤標志物在卵巢癌的研究現狀.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7,13(03):265-26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卵巢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J].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2019,5(2):87-96
聲明
1.本文章的目的在于提供疾病領域的相關知識、提高疾病認知水平,非廣告用途;
2.文章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人士的意見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