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聽聞一位年輕媽媽的遭遇,令人痛心不已。她一直關注宮頸癌預防,早早帶女兒去接種HPV疫苗。可后來才發現,由于對接種知識了解不足,所選疫苗并不適合女兒年齡,這可能導致疫苗效果大打折扣。要知道,宮頸癌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發病率高達14/10萬,同時,中國宮頸癌患者數量占了全世界的1/7[1]。HPV疫苗作為重要防線,選不對,真的可能前功盡棄,這可怎么辦呢?
一、HPV與宮頸癌:緊密相連的“危險關系”
HPV,即人乳頭瘤病毒,有超過200種亞型,其中10余種高危型持續感染可引發宮頸癌。約99.7%的宮頸癌都與高危型HPV感染相關。從感染HPV到發展為宮頸癌,可能歷經數年甚至數十年。低危型HPV則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變。
二、HPV疫苗的種類:各有千秋
二價疫苗:可預防HPV16和18型,這兩種亞型導致了約70%的宮頸癌。適用9至45歲女性。雖然覆蓋亞型相對少,但針對性強,能狙擊主要的致癌風險。
四價疫苗:在二價基礎上,增加了對HPV6和11型的預防,可預防約70%的宮頸癌以及90%的尖銳濕疣。適用9至45歲女性,對于有預防尖銳濕疣需求的人群較為合適。四價疫苗共接種三劑次,建議于0、2、6月分別接種一次。首劑于第2劑間隔至少為1個月,第2劑與第3劑間隔至少為3個月,3劑應在一年內完成。接種四價HPV疫苗后滿一年可接種九價疫苗。
九價疫苗:覆蓋HPV16、18、31、33、45、52、58等九種亞型,能預防約90%的宮頸癌。適用9至45歲女性(部分地區年齡范圍有差異)。因其覆蓋亞型最多,備受關注,但也因供應緊張,一針難求。九價疫苗接種時間和四價一樣,也是需要接種三劑次,并在一年內完成。
三、疫苗選擇的關鍵因素
1、年齡適配:不同疫苗有嚴格年齡限制。例如,9至14歲女孩,尚未有性生活,感染HPV幾率低,接種二價疫苗就可獲得良好保護,且接種程序簡單,只需接種兩針。15至45歲女性,可根據自身情況和疫苗可及性選擇二價、四價或九價。若盲目追求九價而錯過最佳接種時間,反而得不償失。
2、經濟考量:二價疫苗價格相對親民,全程接種費用千元左右;四價略高,在兩千元左右;九價價格更高,全程費用可能超三千元。在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選擇性價比高的二價或四價疫苗,同樣能為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3、接種便利性:九價疫苗常供不應求,等待接種時間長。若長時間等待可能錯過最佳接種時機,不妨選擇供應相對充足的二價或四價疫苗,盡早接種,盡快獲得保護。
四、接種后的注意事項
接種疫苗后,要在接種點留觀30分鐘,觀察有無過敏等不良反應。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疼痛,一般幾天內可自行緩解。接種后仍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因為疫苗并非100%預防宮頸癌,篩查能及時發現潛在病變。
宮頸癌雖可怕,但HPV疫苗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的預防武器。選擇HPV疫苗時,需綜合年齡、經濟、接種便利性等因素,謹慎抉擇。別因一時疏忽,讓預防宮頸癌的努力白費。早接種、早保護,愿每位女性都能遠離宮頸癌威脅,擁有健康美麗人生。
參考文獻:
[1]姚昳昳。"將宮頸癌消滅在"萌芽"中—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副院長王育教授。"(2015)。
[2]李發萍。"宮頸癌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及其接種程序。"人人健康3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