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咳嗽,需要清淡飲食!
腸胃不適,需要清淡飲食!
好像任何身體的不舒服,都會跟清淡飲食掛鉤。
很多人也是循規蹈矩吃著清淡的飯菜調理,有一些更是做到“極致”,比如肉類不吃,只吃素,炒菜做飯,一滴油都不放,直接水煮形式,結果到頭來,不但沒有得到改善,還感覺身體越加不適。
清淡飲食并不是吃素
營養不良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上了年紀,覺得飲食越清淡越養生,特別是為了預防三高等慢性疾病,更是鐵了心的走素食主義。
老年人飲食過于清淡,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埋下健康隱患,嚴重的還會誘發脂肪肝。對于65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來說,飲食不要過咸、過油膩、過甜,保持飲食的均衡,對預防慢性疾病確實有幫助。
清淡飲食/素食的危害
1、高血脂
有些素食脂肪含量也極高,而且缺乏部分維生素,干擾了脂質代謝;長期吃素也使的人體內的氨基酸合成失敗,體質下降,導致血脂升高。
2、傷“心”
清淡2字讓許多人烹飪不敢放鹽,使得缺少了鈉離子的攝入,如果鈉過低會出現電解質的絮亂,損傷心臟,容易引起心律失常,而且低鈉也會導致血管損傷。
3、痛風
素食中一般會有豆類、菇類、干果等,當中也有含嘌呤較多的,也容易導致尿酸增多,還容易貧血。
4、脂肪肝
人體需要一些蛋白的營養,可以幫助我們轉運出多余脂肪,讓其不堆積在肝臟,長期吃素則阻礙了這個過程,容易得脂肪肝。
清淡飲食如何更均衡
想要吃的健康,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平衡膳食,要把握好各種營養素的駛入,不多不好,剛剛好。每餐飯里,一定要包括:谷物、蛋白質、蔬菜水果,粗細多樣化搭配形式。
對于肉類,適量吃魚、禽蛋、瘦肉,每天在40-75克為宜,烹飪的時候不要太過追求味道,少用高溫油炸的方式,不要吃加工肉制品,如罐頭、香腸、臘肉等,要吃新鮮的。
所以,無論是素食還是非素食,我們都要保證蛋白質的攝入,攝入的不足,會引發很多疾病,建議還是要葷素合理搭配,不要暴飲暴食,七分飽即可,此外,也應該保持合理的運動習慣,提高我們的抵抗力,對疾病的預防有很大的好處。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好好吃飯,科學飲食,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