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之前對中風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了解,對它的印象停留在“急性”、“突發”、“老年人”等字眼上。確實,中風高發的主要群體集中于中老年人,發病十分突然,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可能會威脅到人的生命。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報告,中風的發病率很高,全世界每4個人中就有1人會中風,每6秒鐘就有1人死于中風。而在中國,每12秒就有一人中風,每16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風。
而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旨在加強人們提高對中風的認識,普及相關知識,并重視中風的預防。
中風,又稱為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也是一種單病種致殘最高的疾病,現也成為我國國民死亡的第一位病因。腦卒中作為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對于腦卒中的危險因素進行積極的干預,可以明顯降低腦卒中發病率,從而降低腦卒中的疾病負擔。
引起中風的原因有哪些?
腦梗死比腦出血更常見,中風是我國居民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疾病,它非常的兇險和突然。
中風的發生是由血栓引起的,血栓會阻塞腦部血管,影響血流供應,從而引發中風。中風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血管變狹窄,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脫落就可能造成腦梗或心肌梗死。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病:長期患有基礎病可能會損害腦血管,導致血栓形成并阻塞大腦血流。
少數情況下,低血壓也有可能引起腦梗:低血壓導致腦部血流供應減少,患者的動脈可能變得狹窄或出現病變。
出現5個先兆,警惕中風的出現
腦卒中雖為突然起病,但不代表沒有先兆。大多數中風患者在發生前都會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發生在完全中風前幾小時、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如果發現以下5大信號,請馬上就診:
1.口角歪斜不對稱,面部一側出現無力、麻木,還會流口水;
2.兩臂平行抬起,一側無力,上下肢突然發麻;
3.說話不清楚,表達困難,或者聽不懂別人說話;
4.突然眩暈,站立不穩,眼前一過性發黑,出現一過性視力障礙,視力模糊;
5.突然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頭痛難忍,癥狀持續或惡心嘔吐等。
中風突然發生,一定要急救送醫,馬上撥打120。對于腦梗死來說,黃金治療時間窗是發病后的3-4.5個小時之內,越快到達醫院進行診斷評估并啟動靜脈溶栓或者動脈取栓等治療,治療效果和患者的預后越好。
日常生活中怎么預防中風?
1、戒煙限酒:吸煙會使血管內皮損傷,導致血粘度增大,腦血流減少,會引發中風。而經常飲酒會使血管收縮,可能會導致血管壁破裂,從而引發腦出血。因此,中風患者要戒煙限酒,也注意避免抽二手煙。
2、均衡飲食:中風患者應多攝入低鹽飲食,提倡“地中海飲食”,如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全谷食物,并適量搭配魚、蛋、堅果等。
3、控制血壓:高血壓是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因素之一,如有高血壓病史,應經常測量并控制好血壓。
4、控制血糖:中風患者的血糖值往往高于正常人,患者應積極改進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必要時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
5、控制血脂:高血脂會帶來動脈粥樣硬化的危害,也不利于中風患者的病情。因此,患者每年應進行血脂檢查,把自己的血脂值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
6、適量運動:想要預防中風,需要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因此,建議中風患者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游泳等,運動時微喘微汗即可。
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盡力避免中風誘發因素的出現,要避免過度用力及疲勞、熬夜、情緒激動,在氣候突變的時候,要注意防寒或避暑。
預防中風,應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這樣才能享受健康人生。
參考資料:
[1]田財軍。中風前兆的識別"信號"[J].中醫健康養生,2018,4(10):3.
[2]《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導規范(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