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世界高血壓日:2019年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
高血壓病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為此,1978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心臟病學會聯合會決定將每年的5月17日定為“世界高血壓日”,旨在引起人們對防治高血壓的重視。
5.18全國血管健康日:每年的5月18日是血管健康日,旨在呼吁人們重視血管健康,警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從評估血管年齡、檢測膽固醇開始,讓血管更年輕。
5.18源于一個指標值:5.18毫摩爾/升,即正常人血液內總膽固醇異常的臨界值。人體是由血管組成的,血管健康決定人的壽命。而由膽固醇沉積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威脅血管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
問
問題一:余藥師您好,5.17號是世界高血壓日,5.18號是全國血管健康日,連續兩天都是心血管相關的疾病健康日,是不是說明目前心血管健康的形勢十分嚴峻?
答
余藥師:是的,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推算出心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而高血壓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23%國人有高血壓,也就是說大約有3.2億人有高血壓。
但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分別是51.6%和45.8%,意味著只有一半的人知道自己有高血壓,不到一半的人進行高血壓治療。而高血壓的控制率就更低了,只有16.8%。
★
問
問題二:高血壓的控制率低和哪些因素有關?
答
余藥師:這和多個方面相關。高血壓確診后,需要長期用藥進行血壓的控制,但忘記吃藥、不按時吃藥,不按劑量吃藥,或者自己更換、暫停在用藥物,都是患者用藥依從性差的原因。一旦用藥依從性差,就不能保證藥物在體內的血藥濃度是相對穩定的,血壓的控制效果也就差了。
除了吃藥,生活習慣也很重要。有一句俗話“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當一個人這么說的時候,現在我們就可以回一句,那你的血壓肯定不低。已知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發病的獨立因素,而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
但是在我國,居民平均每天烹調用鹽為10.5g,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g。
高血壓的控制除了藥物之外,生活習慣的改善也十分重要。年齡增加、藥物等可能會造成味蕾敏感性下降,鹽的用量就會不經意增加,畢竟單純用味蕾判斷的話很難準確判斷出來。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定量鹽罐,例如一次只能倒出0.3g,計算撒鹽的次數就能判斷出來食鹽的用量;也可以用調料、香料、大蒜和檸檬等調味品替代鹽;烹飪時逐漸少放鹽,以讓味蕾慢慢適應清淡食物。
除了飲食,平時也應該注意適當運動,不要整天呆在家里。
★
問
問題三:高血壓會危害血管健康已經逐漸被更多人知道,那還有其他的疾病會對血管健康產生威脅嗎?
答
余藥師:當然,高血壓是血管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但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甚至是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像是熬夜、煙酒不斷、久坐不動、缺乏運動、高鹽高脂飲食等都會逐漸的影響到血管健康。
以往很多人認為,血管健康是老年人才需要關注的問題,但血管從30歲就開始老化,當血管堵塞達到70%以上才會有較為明顯的癥狀,從沒有癥狀到有癥狀,因不同人的體質、生活習慣等不同,需要的時間也不同。
有的人在50、60歲才檢查出高血壓,但有的人在40歲就出現,更加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心源性猝死的新聞時有報道,并且患者的年齡不高,20、30多歲,甚至十幾歲都有。如何在沒有明顯癥狀的時候就發現并及時控制,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定期的體檢有一定的幫助。
★
問
問題四:維護血管健康,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怎么做?或者是需要注意什么?
答
余藥師:主要是疾病控制和生活習慣改善兩方面。
疾病控制方面需要關注基礎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平時要遵照醫囑按時服藥,以使血糖、血壓、血黏度等保持穩定。
生活習慣方面可以注意的就比較多了:
1.飲食宜清淡。忌暴飲暴食,應戒煙限酒,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吃過多的動物脂肪及含膽固醇較高的動物內臟。
2.用力不要過猛。搬抬重物時必然要彎腰屏氣,其生理效應與用力屏氣大便類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誘發心肌梗死的常見原因。
3.養成鍛煉的習慣,但要適度。對于經常伏案工作的人來說,辦公桌前坐兩個小時要起身活動,防止身體和精神疲勞。另外,可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但應避免競爭激烈的比賽。一般來說,每周至少要有三次體育鍛煉,每次不少于20分鐘,但也不宜超過50分鐘。運動量一般可視年齡和健康狀況而定。
4.洗澡水溫不要過高。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5.寒冷天氣注意保暖。在嚴寒或強冷空氣的影響下,冠狀動脈可發生痙攣并繼發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6.定期體檢。提前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干預。
★
問
問題五:有更加簡單的,可以讓大家在平時就能簡單評估血管健康的方法嗎?
答
余藥師:之前網絡上有一個用力握拳測血管健康的消息,緊握拳頭,松開后,若變白的手掌和指尖能很快恢復顏色,說明心臟和血壓功能較正常,如果5秒以上才能恢復的話,說明血管彈性可能不好。這個方法并不嚴謹,定期做針對心腦血管的健康體檢,如做頸動脈B超、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檢查等可以盡早發現心腦血管的定時炸彈,并在第一時間接受治療。
下面還有一套簡單的自測試題,可以保存下來定期自測:
1.你最近情緒壓抑嗎?你的心理狀態是否總是很壓抑?
2.你對于生活、學習或工作上的事情,是否都是很較真呢?
3.你是否非常愛吃方便面、餅干一類食品,并且經常食用?
4.你每天的飲食種類更多的偏向肉類嗎?
5.你是不愛運動的人,缺乏體育鍛煉嗎?
6.你每天的吸煙支數乘以年齡超過400了嗎?
7.你在爬樓梯時會胸痛嗎?
8.你的手腳發涼,有麻木感?
9.你的記憶力下降,有明顯地拿東忘西嗎?
10.你的血壓高嗎?血壓是否超過140/90 毫米汞柱?
11.你的膽固醇或血糖值偏高嗎?
12.你的親屬中有人死于腦卒中、心臟病嗎?
13.你是久坐一族嗎?
14.你是常吸煙人群嗎?
15.你屬于愛熬夜人群嗎?
16.你屬于身材肥胖人群嗎?
17.你屬于常年精神壓力較大者嗎?
18.你會出現一些血管老化的現象嗎?如皮膚出
現皺紋、腿腳不靈便、四肢麻木等。
19.你的心律是否正常?
20.你的有氧運動量足夠嗎?
以上符合項越多,血管“年齡”越高:符合0-4項者血管年齡在正常范圍,符合5-7 項者比生理年齡大10歲,達到8-12項者比生理年齡大20歲。
動脈血管“年齡”高出生理年齡10 歲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其他動脈阻塞性疾病的可能性較大。
[1]陳新. 你的血管“年齡”是多少[J]. 人人健康,2019,03:32.
十分感謝余藥師。血管健康不是老年人專屬,預防血管健康更是應該從年輕的時候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