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號,“被綁架的手術”當事人吳夢在無錫病逝,年僅43歲。
吳夢是一名作者,也是一名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2018年,她不顧醫生勸阻執意懷孕并剖腹產下一子。生子后同月,醫院又為其進行了心臟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和肺移植手術。
今年2月,吳夢病情惡化進入ICU,等待二次肺移植。但由于個人身體指標和肺源等問題,最終還是沒有等到第二次機會。隨著她的去世,網絡掀起一波議論。很多網友覺得她不聽醫囑,醫生已明確跟她說不能懷孕,但她卻不顧醫生的勸阻執意懷孕,之后還利用懷孕搶肺源,搶了肺源又不好好珍惜(其主治醫師反饋患者手術后對醫生抗感染用藥不信任,拒絕必須的藥物治療,不遵醫囑不吃排斥藥,最終導致雙肺反復感染。)在第二次ICU住院還想再次肺移植。逝者已逝,不管對與錯都應該讓她安息走好,不再評價。
但對于這個事件,卻應該要引起大眾反思。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疾病治療指南都明確指出,肺高血壓患者妊娠期病死率顯著升高,生育期女性患者應嚴格避孕【1】。而且醫生也勸阻過患者,懷孕會增加生命危險,不建議懷孕,但患者卻懷著僥幸的心理,覺得自己可以創造奇跡,最終還是以“一命換一命”的方式結束生命。
除了需要嚴格避孕外,肺動脈高壓患者生活中還需要注意什么呢?怎么才能再次避免吳夢事件的發生呢?
康復和運動訓練
對于病情穩定的肺動脈高壓患者,可以做適度的運動和康復訓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心肺功能和改善生活質量。可以一些比較溫和的運動,如慢跑、做健美操、打太極等,運動強度以不引起明顯氣短、眩暈、胸痛為宜。
預防感染
肺動脈高壓患者身體抵抗力差,且感染后會導致肺高血壓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肺動脈高壓患者一定要注意預防感染,最好在秋冬交替季節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肺部感染發生風險,日常也要少出入人流比較大的地方,氣溫變化較大時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合理出行
對于心功能較差(Ⅲ、Ⅳ級)或動脈血氧分壓<60 mmHg的患者,需要謹慎飛行或在飛行過程中有氧氣支持。所以肺高壓患者最好不要選擇飛機出行,即使需要坐飛機,最好讓機組人員給與氧氣罩,避免因飛行途中缺氧昏迷。
此外,肺高血壓患者應避免前往海拔(1500-2000 m以上)地區或低氧環境。所以肺高壓患者就不要去西藏青海這些高海拔的地方旅游了,也少去爬山,最好就在低海拔區域活動。
堅持用藥
肺動脈高壓的患者一定不能自行停藥,而且在用藥期間一定要定期去醫院復查。一些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物可能會導致肝腎損傷或其他的不良反應,定期的復查有利于早期發現并解決這些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而且醫生也能跟進患者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