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特別是飲食方面造成很大的困擾。有很多患者因為該病,飲食變得很單一,甚至陷進了誤區。
在3月份糖尿病的患者教育時,曾接觸一位60多歲的奶奶,患有糖尿病十多年了,餐后血糖一直控制不好。為了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老奶奶把原本每餐吃一碗米飯,改為了每餐只吃一碗粗糧。其他肉類都不敢吃,每餐除了粗糧,就是一小把蔬菜。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真的要像老奶奶那樣吃得那么單一嗎?老奶奶的飲食健康嗎?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吃,選擇合適的食物,糖尿病患者的三餐也可以非常豐富。
可能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很害怕米飯、雞蛋或一些肉類,覺得粗糧飲食和單一的飲食都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其實并不是這樣的。米飯、雞蛋或一些瘦肉、魚類,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適量進食。所有的食物都有相對應的血糖生成指數(GI),有時候食物的不同烹制方式也會對食物的GI值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蒸的馬鈴薯GI值65,燒烤的馬鈴薯GI值85)。GI值越高的食物對于餐后血糖影響越大,換句話說就是GI值低的食物會使餐后血糖升高緩慢,有助于預防低血糖反應、控制體重等。經過科學研究發現,在相同的總熱量食物中,有效搭配的會比單一飲食的GI值要更低。舉個例子,米飯(83.2),但是米飯+蒜苗(57.9),米飯+魚(37.0)。所以飲食的搭配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那糖尿病患者三餐應該如何吃呢?
糖尿病患者早餐要吃好,七八分飽為最佳。早餐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機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預防低血糖、控制總熱量等都有較好的作用。食物選擇上,可以用一杯牛奶或豆漿替代一碗粥,然后搭配一些主食,如全麥面包或菜包。如果喜歡吃面食類的,可以在素面上加一小把黑木耳或青菜,再加一個雞蛋,這樣的早餐也是非常豐富和營養的。
午餐、晚餐要適量和“挑剔”。主食方面可以適量的米飯(如半碗到1碗),或者用少許粗糧替代一部分主食。但是不建議全部食用粗糧,尤其是年紀較大的,或已經長期適應細糧生活的南方人。主食全部用粗糧替代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可能會導致胃腸道消化不良等。副食可搭配適量的瘦肉、魚肉、豆腐、蝦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當然所有的綠葉青菜和含水分較多的瓜類可稍微隨意進食。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可以按時加餐,例如在下午3點或晚上9點進行加餐。加餐可以選擇牛奶或水果,但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建議在血糖穩定后再選擇水果。可選擇一些GI指數較低的水果,例如桃、櫻桃、蘋果、橙等;避免選擇大棗、龍眼、提子、荔枝等GI值高和糖分較高的水果。牛奶盡量挑選低脂淡奶。當然,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對于營養方面有特殊的要求,例如孕婦或身體虛弱的人。此類的人群也可以選擇益力佳,這個是針對血糖偏高者專用的營養配方粉,可用作下午或晚上的加餐。
總的來說,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該少時多餐,按時按量,飲水要多次足量。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有助于血糖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