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聞報道,有位女士喝了存放于冰箱2天的雞湯后,隨后出現了腹瀉、頭痛、低熱等癥狀,以為只是出現了腸胃炎,自行服藥之后反而更嚴重了,這才趕緊去醫院就醫。檢查之后才發現,竟然是感染了“李斯特菌腦膜炎”。

圖源網絡,侵刪
李斯特菌是什么細菌?
李斯特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如果不慎感染之后,嚴重的表現則為敗血癥、腦膜炎和單核細胞增多。這種細菌在冷藏溫度中仍能保持緩慢生長,可以在4℃的環境中頑強生長,即使是零下20℃的環境也能存活1年,常常被稱為“冰箱殺手”。
不過幸好李斯特菌不是很喜歡人類,一般人感染的幾率并不高,大家不必過于憂心。但它喜歡對孕婦、新生兒、老人及免疫缺陷者“下手”,尤其是孕婦,其殺傷力很強,感染的幾率通常是普通人的20倍。因此,這類人群在飲食方面需要引起重視。
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絕大多數的食品之中,都有李斯特菌的“身影”,尤其是肉類、蛋類、乳制品、海產品、蔬菜等,這些食物常常都會成為感染源。
這種細菌會造成哪些身體上的危害?
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的李斯特菌,其實是一種“垃圾細菌”,對人體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如果不慎感染了這種細菌之后,容易引發炎癥的敗血癥或者是腦膜炎,若治療不積極,嚴重的后果通常是致命的,其死亡率要遠高于沙門氏菌感染。另外,如果是孕婦感染的話,還有可能引發早產或流產。
如何處理冰箱中的剩菜才能避免李斯特菌感染?
1、李斯特菌不怕低溫,但遇到高溫,往往就能把它“殺滅”。從冰箱拿出來的剩飯或剩菜,在食用前先加熱到60-70攝氏度,加熱時間持續5-20分鐘左右,這樣就能徹底消滅李斯特菌。
2、放于冰箱的剩飯剩菜,超過3天最好扔掉,不要覺得可惜繼續食用。
3、剩飯剩菜放入冰箱之前,建議先包好一層保鮮膜,這樣可以減少細菌感染。
4、定期清潔冰箱,這樣可以讓李斯特菌無處藏身,也要及時丟棄過期變質的食物。
5、對于易感人群,特別是孕婦,避免食用軟奶酪和冷藏食品(例如未經烹煮的海鮮、生牛奶或冷凍蔬菜),除非將其充分加熱后食用。
6、食物最好是現做現吃,不要吃隔夜飯菜,這樣能避免食物在冰箱長時間存放,讓李斯特菌來不及生長繁殖。
在炎熱的夏天,大家一定要注意李斯特菌這種細菌,食用冰箱里面的食物,更是要小心。一旦吃下被李斯特菌感染的食物,就容易患病,一般在感染后3-7天出現癥狀。如果出現了發燒、惡心、腹瀉等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參考文獻:
[1]張文娟。小心“冰箱殺手”李斯特菌[J].人民政協報,2021,No.007.